imagem-weath-2

科技救得了被霸凌的亞馬遜雨林?

This is a reprint from a Wealth report.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上任後,開放亞馬遜雨林的商業利益,讓森林破壞氾濫成災。(圖/達志,以下同)

薩里斯(Jaime Sales)爬到被砍倒的3米高樹堆上高喊「勝利」時,亞馬遜雨林上方仍有餘煙繚繞;他放下散彈槍,繼續調查四周飽遭肆虐的雨林。薩里斯是一個環保武裝小組的先鋒,隨同巴西帕拉(Para)環保憲警部隊深入巴西北部阿爾塔米拉州(Altamira)附近的叢林,也就是毀林風潮中衝突不斷的地方。

他不虛此行,查獲了大批盜採的木材,估計黑市價值達數百萬美元。專家則認為,這些木材原本可能被運往中國、美國或歐洲市場。薩里斯說:「今天略有斬獲;不過,這些破壞環境的犯罪行為從未停止過,森林破壞氾濫成災。」他指出,森林的破壞來自非法伐木者、狡詐的牧場業主,以及目無法紀的金礦開採者。

巴西總統點燃毀林這把火  

不過,巴西環保當局這類掃蕩成功的例子並不多見。自去年極右翼的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選上總統後,就急著開放亞馬遜雨林的商業利益,前3種人也就益發放膽砍樹、肆意焚林。儘管未創下歷史紀錄,但今年亞馬遜雨林的毀林速度依舊驚人。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毀林率較去年同期高出222%;每分鐘都有一座足球場大小的林區被砍平。巴西西部艾克州(Acre)一名國家公園管理處巡山員說:「波索納洛當選以來,從未認真執法,雨林飽受蹂躪,人們縱火焚林,因為他們很清楚無人取締。」

波索納洛與其盟黨認為,熱帶雨林是天然資源,應該被開發,尤其是巴西有這麼多人生活在貧困中或近乎貧困之中。國際社會對亞馬遜雨林的關注,他們則視為是明目張膽對巴西的發展從中作梗,而這些富裕國家本身的天然棲息地多已摧毀殆盡。

波索納洛在亞馬遜林地一事上的態度,已引起全球公憤,這股不滿情緒也給如何管理熱帶雨林各種不同看法與討論,添加了動力。科學家、企業家與環保人士等認為,科技的進步或可促進永續發展與解決森林破壞問題,是一舉兩得的關鍵。

對他們來說,不讓霸凌亞馬遜雨林的狠角色得逞的關鍵是:展現出土地保育在經濟上有利可圖,又對環境有價值。他們認為,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寶庫及價值數兆美元生物經濟的潛在基礎,但前提是科學家能解析並利用亞馬遜雨林多樣化野生生物的基因密碼。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來,亞馬遜雨林的命運成為全球性議題,雨林永續性的爭論已持續了30年,但對許多科學家而言,新一代工具如基因組排序、衛星追蹤森林再造等,都可以強化拯救關乎氣候模式至巨的亞馬遜雨林。巴西Space Time Ventures公司董事長卡斯迪亞-盧比奧(Juan Carlos Castilla-Rubio)表示:「倘若地球上百分之百的複雜生命基因圖譜都解析了,我們就可以開啟夢寐以求的大量新發明和新產業,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新生物經濟。」

雨林被消失帶來人類浩劫

不過,情勢日漸危急。部分科學家擔心,這個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和控制全球氣溫上升擔當吃重角色的全球最大雨林,可能正鄰近一個關鍵的「臨界點」,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地球便沒有足夠的樹木來維持水資源循環生態系統。過去,科學家認為,當40%的亞馬遜雨林被毀,臨界點就會到來;但喬治.梅森(Geroge Mason)大學的拉佛喬伊(Tom Lovejoy)和巴西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諾布利(Carlos Nobre)如今主張,當20到25%的熱帶雨林消失時,天平就開始傾斜。

卡斯迪亞─盧比奧在聖保羅郊區的辦公室,羅致了部分巴西的金頭腦,包括人工智慧研究員、大數據專家和生化科學家。他們致力於把新科技用於保護熱帶雨林及巴西其他受威脅領域。卡斯迪亞─盧比奧表示:「我擔心氣候變化會如脫韁之馬,導致災難頻頻─作物歉收、水資源短缺、社會動盪。你無法預測何時何地會出現最壞的情況,但這些跡象都指向同一方向,而且不可逆轉。」

卡斯迪亞─盧比奧團隊利用大數據和衛星,協助農民提升農地產出、減低農地擴張到受保護熱帶雨林邊緣。一個計畫項目還動用到衛星來精確定位,以及對特定類型的雜草進行分類,進而由無人機從事外科手術式的精準除草工作。他說:「如果你確切知道雜草的位置和種類,你可以使用除草劑的30分之1,這意味只汙染了先前所做的30分之1。」

全巴西全境農民都利用類似的技術,他們意識到環境的敏感性,以及農場必須更有效率適應極端天氣的重要性。種植夏威夷豆的農民蒙坦格羅(Edwin Montengro)說:「關鍵是,我們知道我們必須保育,我們知道我們沒有更多的土地可開發了。」蒙坦格羅使用生物施肥技術,改善土壤和作物的質量。

科學家用新科技搶救地球  

科學家的目標還不僅是提高亞馬遜地區農業的永續性,更計畫解析亞馬遜雨林豐饒野生生物的基因圖,一舉改變保護雨林的方式。雖然亞馬遜雨林公認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但雨林複雜生命DNA排序出爐的還不到1%。出身劍橋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卡斯迪亞─盧比奧認為,基因圖譜的成果一旦轉移到業界,會帶來龐大的經濟機會。他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測量了地球上複雜生命的0.28%,但這0.28%的知識,已是藥品、化學、材料、燃料等產業的基礎,帶來年銷售額至少4兆美元。」

一個歐盟環境科學家團隊在7月的《科學》雜誌上寫道:「對於保護主義者來說,最有希望的方案之一是,在被非法夷平的土地上重新造林─這個策略被譽為減緩氣候變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造林過程既耗時又昂貴,而且通常徒勞無功。北亞馬遜雨林商業木材暨人工造林園區Mahogany Roraima的董事長吉馬瑞斯(Marcello Guimaraes)說:「造林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就像一個生命系統、一個整體。你必須確保心臟、胃一切都在正確的位置上,建造一個人造體需要大量的研究。」

栽種每一棵樹不僅要考慮到日照與遮蔭,還要考慮其他會干擾生長的樹木。同樣,種植單一樹種會增加疾病風險,因此需要仔細安排的物種組合。這通常需要由專業植樹人執行,而亞馬遜地區這類人才很少。此外,吉馬瑞斯說,部分物種像是油加利樹容易生長,卻不能為生物多樣性物種繁榮提供棲息地,也就成了所謂的「死亡區」。

最佳解方:重新造林抗暖化  

根據《巴黎氣候協議》,巴西承諾到2030年時,人工造林會達到1200萬公頃,但以目前的速率看,不太可能做到。吉馬瑞斯認為,解決之道涉及說服土地所有人與農人採用新技術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羅賴馬州(Roraima)的商人,已利用衛星監測土地自動栽種機,栽種面積的速度可從每天的200公頃,增加到每小時100公頃。

依照巴西法規,林場只有20%用於商業用途,80%必須保留為重新造林的林地。吉馬瑞斯說:「我們的重點是努力開發商業業務,但造林對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當作一項業務來發展,就能與毀林的人競爭。」

創造出經濟誘因這個點子,受到亞馬遜雨林永續發展基金會(Amazonas Sustainable Foundation)的肯定。基金會執行長維亞納(Virgilio Viana)說:「我們讓世人了解:可借助永續性資源利用來改善生計,從而實現變革。」他指出,在他們努力的地區,雨林破壞減少了60%。

不過,維亞納擔心,波索納洛向非法伐木者發出的鼓勵信號,使得非營利團體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波索納洛曾公開攻擊環保機構伊巴馬(Ibama),甚至指責非政府組織是亞馬遜雨林若干大火的幕後元凶。維亞納說:「如果非法毀林付出的代價降低,那麼永續發展的競爭力也會降低,經濟平衡就此改變。」